我们在北京宋庄,发现了一家参与制造上百亿票房的特效工厂
在宋庄的一个2000平米的工厂里,一群手工匠人们在做着主流的视效大片最基础的工作。
作者 | 马程
一直以艺术家扎堆闻名的北京宋庄,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工作室和画廊。这里因为租金便宜,也会夹杂着零星的小橡胶厂、轮胎厂等,盛悦国际的特效工厂算得上庞然大物。就在宋庄入口不远的一个的角落里,这个占地2000平米的工厂,生产僵尸、怪物、马、狼等各种电影道具,每天装车后运往全国各地的剧组。
大概10年前,盛悦国际创始人王乃鹏因为租金便宜且离老家天津比较近,将公司和工厂放到这宋庄。在电影工业起飞的过程中,特效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这个工厂也随之成长起来,参与了上百亿票房电影的制作。
盛悦国际创始人王乃鹏
过去一年里,魔幻、科幻等类型片大行其道,这个工厂格外忙碌,不完全作品清单包括:《盗墓笔记》里的六自由度平台棺材,《寻龙诀》的200多个骷髅,尚未上映的《大闹天竺》里所有异域风情的特效妆,《鬼吹灯之牧野诡事》里的各路怪兽,《机器之血》里各式的科幻造型,还有《海上牧云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所有机械马、狼和风雪等灾难的特效。
王乃鹏给公司设定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维塔。不过他眼下最关心的是采暖,宋庄冬天没有统一供暖,又不能烧锅炉,盛悦必须每天拉来一大罐天然气为厂内供暖,“手僵了,技师们怎么干活?”
一个手工作坊
外国专家在工厂
走近院子第一眼看去,盛悦国际和一般的机械加工厂没有太大区别,院子里有一台巨大的离子切割机,旁边是堆得象小山一样的钢筋,以及供暖用的大天然气罐。
工厂的东面是一个两层仓库,储存着近百件仿生哺乳类动物实体模型,还有上百种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颜料和各种原材料。大到一个两人高的怪兽,小到一个牙齿的系列颜料,分别摆放在不同的库房里。
生产车间并不大,又被隔成了几间小型的工作室。进门第一间是倒模的办公间,里面有5台倒模机,用于生产不同类型的模型。一位倒模师先在电脑上调整数字模型,很快就从一台倒模机其里拿出一张白色怪兽面具,另一台倒模机用于铸造兵器模型,经过清理边缘等简单处理,这些模型就被送到雕刻组去精修和上色。
雕刻室在隔壁,没有复杂的机器,只有一排写字台。旁边的柜子里,摆着各种精致的怪兽、骷髅等头部模型。雕刻技师是一位年轻女孩,带着棉质的套袖,用雕刻刀细心的修整办公桌上的一只精灵的长耳朵。2016年雕刻师们做得最多的就是怪兽、骷髅和精灵等魔幻造型。
高高的厂房被隔成了两层,在雕刻室的楼上,另外两位上色师在给另一只耳朵分层上色。这样一对小耳朵,从拿到最后的设计图,经过倒模、雕刻和上色,再精修,需要一周多的时间。
毛发组和服装组里都透着“诡异”氛围,毛发室里有几十种不同质地的毛发,属于人类和各种动物、怪物,桌上摆着头部模型,技师们要根据设计图选择指定的材料,再通过编制、上色等工序,完成人物的假发和动物模型的毛发制作。
服装组的一位阿姨正在剪裁着一个大猩猩样子的衣服,“这都是给人穿着扮怪物的”,她笑道。旁边的电脑上,另一位技工正在比对设计图。
王乃鹏在工作中
建模室干的是“脏活儿”,技师们在这里用石膏等材料铸造模型初坯,再交给雕刻组精细加工。石膏需要用水来稀释,旁边的水台滴满了半糊状的石膏液,技师们穿着橡胶围裙,带着长长的套袖,打磨石膏。
向往里走是机械组的地盘,几台车床上正在加工螺丝,旁边的桌子上摆放着复杂的设计图。这里生产的各种金属零部件最后会拿到院里进行装配。
机械组最常见的产品是各种仿生动物。仿生机械的合成,往往要在工厂最大的空地上完成,这里永远是火花四溅。一个巨大的仿生老虎,需要经过复杂的步骤,除了外皮的设计和缝制,机械的设计,金属配件的制作,以及最后的焊接工作,都要由机械组来完成。他们穿着蓝色的工装,看上去和汽车生产线上的焊接工人并无区别。
最后完工的老虎模型可以移动四肢,做出各种动作,面部表情也能实现皱眉、张嘴、动鼻子和耳朵等等,脖子也能在合理角度内转动,呼吸喘气时腹部也能配合,适应多种拍摄要求。一位技师介绍说,仿生马还可以完成奔跑、摔倒和起扬等逼真的动态造型。而如果更大的象之类的哺乳动物,经常需要踩着大的梯子来制作,繁忙时,盛悦甚至需要用两班倒班。“机器不停,人轮流休息,赶工的情况经常发生。”机械组的负责人孙元超说。
电影工业的缩影
《寻龙诀》中的概念设计
成品出厂并不是最后的环节,最后这些工具运往各个剧组时,需要派专人到现场进行调试、维护,从而满足拍摄的需求。
除了留守工厂的30名员工,盛悦国际还有数十名员工常年在剧组。除了调整产品的技师,更多的是化妆部门的员工,驻扎在剧组负责特效化妆。这也是公司最大需求的业务,遇到体量过大的项目时,会与其他的特效化妆工作室合作。
盛悦国际的执行总经理袁金鑫在2016年跑了10多个城市,监督了10多个项目的具体落地,“经常几个项目同时进行,今年过年恐怕又要在剧组度过了”。马博是盛悦国际市场部的负责人。她觉得跟组的化妆师们要辛苦得多,“每一天开工,特效化妆的师傅们都是最早开始工作最晚休息的,遇到重特效的组,一个人一天化妆花4、5个小时,卸妆还要4、5个小时,经常没有办法轮班休息,一个月轮轴转。”
一部电影的产生,从概念设计,到实体雕塑或者数字建模,再到模型制作、3D打印、上色,所有环节都和视效团队是紧密相连,而在这家工厂里的30多名员工,每天都在和各色的电影造型打交道。随着中国电影里奇幻、探险类和魔幻题材的增加,对特效的依赖也在加大。盛悦国际每年开工项目从2011年前的个位数迅速攀升至十位数,现在经常有多个剧组同时开工。
《九层妖塔》中的造型
魔幻片是盛悦的传统优势领域。工厂里曾经摆满了为《寻龙诀》生产的上百件骷髅兵,为《海上牧云记》生产的10多匹机械马,为《绣春刀》制作的近百件特制兵器,还有《鬼吹灯之牧野诡事》里十多种怪兽的模型。
模具成品组一年中为古装、玄幻等题材做了无数仿生马、老虎、狼、狐狸,甚至还有可以下水的机械海豚。
厂里经常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造型,“还好这些小孩口味重,其他人乍一看肯定吓一跳。”袁金鑫笑道。
每个剧组找到盛悦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精雕细琢,有的需要大规模批量生产。雕刻一件牛妖泥塑需要一周多的时间,一把《鬼吹灯》的弓箭也需要好几天。
在IP盛行的环境下,盛悦经常会接到同一部IP的不同版本定单。最热门的IP非西游莫属,王乃鹏作为视效师参与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大话西游》,到现在他已经记不清楚到底做了多少个和“西游”相关的项目,《西游记》三部曲,《大话西游》的续集等等,即使在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火锅英雄》里,他们也做了“师徒四人”形象的绑匪面具。此外,盛悦国际也也一口气为3部《鬼吹灯》的IP制作了实体特效,从红犼到骷髅军再到怪兽,每一部都是重视效的作品,但是每个形象都完全不一样。
2016年还有些新类型片给工厂带来了新定单。在刚刚杀青的张猛导演新作《枪炮腰花》里,他们第一次尝试了大量丧尸的制作,这可能是第一部院线丧尸题材片。
同时盛悦国际也在主动尝试新品类,成龙主演的新片《机器之血》就是盛悦第一次参与科幻题材电影的制作。
摆脱“富士康”
机器之血中的铠甲
在很长的时间里,观众对电影的视效领域并没有基本的概念。而物理特效又是后期产业里独特的分支。随着视效大片的出现,很多人对视效制作又发展成为了一个新的代名词“五毛”。王乃鹏对这个词反应激烈。
“五毛特效,什么是五毛,有多少人在为了呈现这个效果而做服务?拍摄的时候有没有灯光、有没有导演、场记、化妆、现场副导演、执行导演、制片人、道具?效果的呈现不只是一个特效化妆,一台电脑的问题,这个板子打在谁的身上合适呢?这是一个团队的合作啊。”
电影工业的富士康,是很多人对特效行业的看法。王乃鹏认为这是一个误解。在他看来这个行业也有自己的技术含量,需要设计和研发。
盛悦国际的艺术总监那岩对电影《机器之血》中铠甲的设计记忆犹新,“剧组美术设计了一套酷炫复杂的铠甲。但是,这套铠甲还必须抗摔耐磨,抵抗住各种殴打。这就是对我们的挑战,当时找了很多家工厂,实验了很多材料,才实现了规定的效果。”
核心团队从拿到设计图就要针对新造型进行研究和讨论,“每天都在发现新的可能性,比如我们接到一个非常复杂的毛发设计,一度找了30多个人来编织,费时费力。我们在最后成功研究出来一种编织的方式,效率提高了很多倍。”那岩说。
雕塑耳朵
王乃鹏对科幻电影里的机器设计非常关注。在去年12月的成都“科幻之都”文创节开幕式上,他还受邀做了《物理特效如何为中国科幻电影保驾护航》的主题研究。袁金鑫则把科幻造型和机械的研发计划写进了2017年规划,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但在目前中国的制片流程中,特效公司和代工厂之间的存在感确实有些相似,“有些需要半年完成的作品,剧组找到我们只剩下1个月的时间了,需要加班赶工,沟通困难。”王乃鹏说。也有很多电影制作方的第一反应是去寻找好莱坞和韩国的团队或者纯CG的镜头。
特效部门在一部影片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也影响了最终的特效效果。“往往一个设计图到了我们手里之后,需要先开会,看看哪里可以做,哪里不能做需要改进,然后再和剧组交流,这种交流要一直持续到最后成型,沟通成本非常高。”那岩说。
和其他野蛮生长的行业一样,实体特效行业也遇到了人才瓶颈。目前盛悦国际的人员构成非常复杂。扎着长辫子,穿着运动装,一口东北口音的那岩经常在工厂的各个角落穿梭,检查成品的造型。他毕业于美术学院,在来到盛悦之前,一直在从事城市雕塑的创作。他的到来,是为了帮助盛悦更好地对接剧组的概念设计和具体模型的创作。
那岩说,现在看电影的时候,一个镜头扫过去,就可以看出这个装备大体用的是材料和内部的构造。
目前公司里全部都是年轻人,80后袁金鑫算是老员工,已经跟着王乃鹏打拼了10多年的时间,其他大部分技师都在30岁以下。每年,盛悦国际下属培训机构会招收几十名学员,学习化妆和雕刻等手艺。盛悦坚持让老师傅来手把手带,并采取以战代练的方法,为学员提供了不少跟组的机会,让学员的技术能够在实践中更快地成长。这些学员里面,往往每年会有一两个人会有能力胜任盛悦的工作。但是要进行造型设计、模型架构、雕刻、上色等对技术要求高的工作,需要的更多经验的积累。
“这个行业太新了,我这两年去好莱坞交流,很少见到比我年纪轻的技师,但是在国内,清一色的90后。”王乃鹏说。
“真正缺人的时候,经常要在国外找。”王乃鹏的桌子上,摆着各国的特效师在工厂里工作的照片,这间工厂里,经常会有外国的技师来实习或讲课,辅助进行产品研发。
物理特效的全产业链公司
王乃鹏在《大话西游》剧组
王乃鹏入行是在20多年前。1994年,当时还在天津艺术学校上学的他,在《侠胆雄狮》里看到了一个兽面人,萌生了学习特效化妆的想法。但是当时国内找不到合适的学校和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个剧组道具结识了一位香港特效化妆师。随后,他孤身一人辗转来到香港拜师学艺,并以特效化妆助理的身份参与了《大话西游》的拍摄。
成为中国顶级的特效化妆师后,2000年王乃鹏成立自己的特效工作室,2011年,成立北京盛悦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又在宋庄建起工厂,主攻全流程的实体特效。此外他还开办了自己的培训学校。
行业的繁荣催生了不少特效化妆的团队,王乃鹏也意识到仅靠化妆和人物造型很难形成自身的竞争力,他从很早就在往物理特效全产业链的方向发展。
三年前,工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除了仓库之外,他专门腾出了更大的区域,买进设备制作仿生机械。不断有各个工种加入进来,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背景,艺术总监那岩是雕塑家出身,机械组负责人孙元超,模具成品组负责人马红伟则都有理工科的背景,为了完成机械设备的搭建,盛悦还从其他行业挖来了精通车铣刨磨熟练技工。同时,王乃鹏也和好莱坞团队一起,研发灾害效果,现在盛悦的几台机器已经可以模拟风雪雷电等效果。
至此,从简单的化妆到倒模、建模、上色、特效工具、服装制作、雕刻和机械制作,灾害效果制作等等,都入驻了这个不大的工厂。
2011年拍摄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物理特效是由盛悦国际与国外团队合作完成。2015年的另一部《西游记》中,盛悦国际已经能够独立负责全部物理特效。盛悦的供应商也从最初的宋庄美术颜料商店,变成国外专业代理商,有些原料甚至要从好莱坞进口。
目前在盛悦国际的所有业务中,特效化妆仍然占到了47%,接近一半。其实这是一项综合业务,复杂的造型往往需要几个团队协作。首先由倒模组针对演员进行面部或者全身采集,在工厂里经由各组制作出最终的模型,再由特效化妆师在拍摄前进行最后的粘贴和修饰。
业务越来越复杂,王乃鹏觉得宋庄的环境逐渐难以满足需求,只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新址。虽然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了影视基地,但物理特效拿不到政策补贴,也很难依托于主打高科技的产业园区来布局。
有了CG就不需要物理特效?
火锅英雄面具
这两年,随着视效大片的增加,整个电影行业对视效的看法正在改如同数字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渗透,物理特效目前正在受到CG等数字技术的冲击,例如今年中国上映的全真人CG大片《爵迹》。
一个对物理特效的偏见是,随着CG技术发展,物理特效会有一天被替代。王乃鹏认为这不可能。在他看来最真实,最具有质感,符合视觉审美的作品,还是需要模型等实体效果来呈现。
和其他受到冲击的传统行业不同,物理特效本身在中国也是一个“新兴”行业,处于成长期。
王乃鹏并不排斥和国内的顶尖数字特效合作。盛悦国际在《三打白骨精》、《寻龙诀》和More、天工异彩公司进行了紧密的合作,还与诺华视创推出了“物理数字视效解决包”,进一步在动物毛发、人像采集等方面达到最贴近真实的效果。
对于盛悦国际的未来,王乃鹏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维塔。去年年底,新西兰维塔工作室在乌镇举办了名为《维塔工作室·格特博士的世界》的展览,吸引了各地的影视爱好者。维塔与彼得·杰克逊、卡梅隆、卢卡斯等好莱坞导演都有深度合作,甚至在影片开始前的数年时间里,就开始共同完成世界观视觉化,这样的合作模式是王乃鹏以及他的中国同行都希望达到的高度。
维塔展览现场
王乃鹏匆匆参加了乌镇维塔展开幕式,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剧组,在路上,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我对维塔是敬仰羡慕膜拜,但在这的背后应该是勤学苦练,磨合团队。提升整个行业流程的责任和使命,现在很多片子都是不差钱,差时间,是不是合理的做好前期做好预案,发现问题,拿出解决方案更重要呢?路很长,争取这辈子能够带领团队做到.......”
这两年,马博带着团队去参加了很多论坛、展览会,她发现物理特效在国内认识度还远远不够,“我们一直试图告诉大家我们在做什么,知道我们的人还是太少。”
向上游发展也是目前特效行业的常见选择。王乃鹏也在2016年成立了奇门影业,新公司有两项业务,其一是承接美术设计业务,同时孵化电影项目。目前这个新影业公司已经完成了两部剧本的开发,计划2017年有项目进入拍摄。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关键词 更多精彩文章